苍南县印刷包装行业协会

他坚持做印刷32年,风雨不改,同行盛赞:厉害!

时间:2016-12-12 点击:841次

他坚持做印刷32年,风雨不改,同行盛赞:厉害!

——梁孝克

        温州市华联印业有限公司是苍南县工业百强企业,年产值逾8000万元。公司董事长苏玉村出生于1958年,由于小时候罹患小儿麻痹症,不幸落下了腿部残疾。面对意外降临的苦难,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寻找光明的方向,自强不息,奋斗不已,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梦想花开的宽广之境。

        他自强自立的先进事迹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先后被中国残联评为“优秀残疾人企业家”,被浙江省残联评为“明星残疾人企业家”;被选为苍南县第八届、第九届人大代表。

积极转型   投身印刷

        从事印刷业之前,苏玉村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裁缝店老板。年方21岁的他不但裁缝技艺精湛,而且颇有经营头脑,在钱库苏家店开了一家制衣店。经营两年后,他一改原先为人量体裁衣的传统经营模式,带领学徒和帮工批量生产长裤,并通过社会业务员销往内地市场。连他才五个人的小店铺每月可生产2700多条裤子,获利将近3200元。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笔收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几年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这种廉价的裤子不再受市场欢迎,苏氏小店处于半停产状态,亟待转型。1983年,苏玉村带领团队去绍兴市乡镇企业丝绸纺织厂合作,购料加工高档男女服装,由业务员销往全国各地市场。有一天,一位曾帮苏玉村销售服装的业务员跟他说,自己已经改行承接商标订单,生意很是不错。在绍兴呆了一年半时间的苏玉村,眼见当地乡镇企业越办越大,心中早已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便赶紧向他要了几张不干胶铜版纸商标样品,回家揣摩起来。

        时值1985年,温州钱库印刷业处于萌芽阶段,大街上有设计图稿、拍片、晒绷等简单的配套工序和配件店。苏玉村悄悄地买了一套工具和材料在家里鼓捣丝网印刷,几经实验,油墨都无法牢固印刷到涤纶纸和铜版纸不干胶上。        看着他废寝忘食的样子,家人纷纷劝他放弃,安安分分地当一名裁缝师傅。家人的“冷水”并没有浇灭苏玉村的热情之火,他来到钱库大街,准备向街上的印刷业务店“学艺”。那个年代的业务店一楼接单,二楼生产,印刷术作为业务店老板发家致富的商业机密,人人秘而不宣,外人根本就看不到。苏玉村从街头走到街尾,挨家挨户打听,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毫无所得。

        他没有气馁,晚上跑到一位远房亲戚家取经。这位亲戚在项桥的村办塑片工艺厂上班,懂得塑片丝网印刷技术。他看了样品后告诉苏玉村,油墨不对;温州市区有一家印刷物资店,可以买到能在不干胶涤纶纸、不干胶铜版纸上印刷的油墨。

        在这家印刷物资店,苏玉村详细地询问各种油墨性能,并一一默记在心。拎着油墨、得到“真传”的苏玉村,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顾不上吃饭和休息,立即拉开丝网印刷架子“刷”起来。第二天,经过干燥的样张,果然着墨牢固,实验成功!

        此后,苏玉村试着再生产一批商标,印出来的样张有模有样。于是趁热打铁,制衣店改头换面变成了丝网印刷作坊。这就是温州市华联印业有限公司前身——钱库兴华彩印不干胶厂。苏玉村终于从一个裁缝师傅转身变为一名印刷人,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印刷之旅。

认真执着   树立口碑

        由于苏玉村待人和善,经营有方,不到半年时间,小作坊的生意已经十分兴旺,渐渐地有了一点名气。

        一位慕名而来的业务客送来一笔5万元的化妆品不干胶铜版纸标签业务,请苏玉村生产印刷。十几天过去,打出来的样品始终达不到理想效果。客人害怕这笔到手的业务要黄掉,十分着急。苏玉村安慰说:“兄弟,你放心,我一定想办法让你按期交货!”然后他带着样品前往当时温州规模最大的新华印刷厂请他们代加工。没想到新华印刷厂是国营企业,任是好话说尽,也不接这种社会零散单子。

        正当苏玉村百般失望之际,新华印刷厂一位印刷师傅给他透露了一个消息:宁波有家对外加工的印刷厂,可以做这种不干胶铜版纸标签。得到指点后,苏玉村二话不说从温州再赶到宁波。对一个腿脚不便的人来说,如此舟车劳顿异常辛苦,可他顾不得疲累,一到宁波下车就去打听印刷厂地址。找到印刷厂后,商谈成功后下单、确认打样、生产各流程进展顺利,不到半个月就交货了。看着一箱箱货物打包发走,苏玉村瘦了一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宁波印刷厂苏玉村还得到一个意外的收获,他看到这家印刷厂所用的圆盘方箱印刷机,效率比手工丝网印刷高出不少,而且设备都是温州瑞安所产。回到家后,苏玉村立即“鸟枪换大炮”,淘汰所有手工丝印设备,换上了圆盘方箱机和立飞印刷机,生产效率、质量提高了不少。

        不过换了新设备后,问题也随之而来。本地工人对设备性能和技术不熟悉,时常把产品做坏。做事一丝不苟的苏玉村,每次都主动出钱买材料替客户重新生产。“那个时候苍南印刷产业配套和技工非常稀缺,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幸好当时印刷利润非常高,还经得起这样摸索和折腾。”苏玉村笑道。可年底一算账,十几个人干了一年的印刷厂居然一分钱都没赚到。不过他没有打退堂鼓,相信自己可以把印刷做好。因为那些客户在生产波折中,见识到了苏玉村认真做事和勇于担当的态度,反而更加坚定地留了下来。

        天下事无论难易,就怕“认真”二字,随着质量的稳定、口碑的树立,第二年苏玉村的小印刷厂就开始盈利了。

勇于进取  引领潮流

        苏玉村是一个敢于接受新事物的人,身体上的不便丝毫不影响思想的前卫。这在他主导的几次技改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1988年,苏玉村跟妹夫陈瑞玛合伙经营,两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优势互补,天衣无缝。翌年,华联公司投入60余万元,购置了北人08胶印机、景德镇四开胶印机等设备,在钱库地区设备最为精良。1992年,华联印业成为国家水利部《长江航运地图》的定点印刷单位,短短的六个月时间交货额达到350万元。

        1997年,华联公司投入450万元,购置了二手大四开四色海德堡印刷机,轰动了整个苍南印刷界。2000年5月,再次巨资引进全新海德堡CD102大对开五色胶印机,成为钱库地区首家引进全新多色胶印机的企业。“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云南白药、郝姆斯食品等知名企业纷纷向华联印业递来橄榄枝,指定其为彩盒供应商。

之后,苏玉村将华联印业定位为大幅面高端印刷企业,陆续引进海德堡大四开四色胶印机、小森大对开四色胶印机、海德堡CD102大对开五色胶印机、CTP直接制版机等先进设备。公司成为一家设备先进,配套齐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印刷企业。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实体经济迟迟未能走出寒冬,而印刷包装业更是成为老板跑路、企业倒闭的重灾区,整个行业发展缓慢,投资低迷。在行业十分不景气的大背景下,2016年2月,苏玉村再次投入巨资引进海德堡XL75大四开6+1UV纳米胶印机等全自动配套设备。

        是什么让苏玉村如此底气十足?除了对印刷业有深刻的理解外,恐怕离不开苏玉村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带着华联印业从一个丝网印刷小作坊发展为钱库印刷的龙头企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华联印业12次被苍南县人民政府评为工业百强企业、连续被评为苍南县纳税大户,其他如省、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纳税“AAA”级信用企业、诚信单位和创建学习型先进企业等荣誉不计其数。

以善为本  立己达人

        有人说,一时成功靠机遇,长期成功靠人格。纵观苏玉村从事印刷三十多年的历程,其一以贯之的“以善为本,立己达人”的人格魅力,确实印证了这句话。

        长期以来,华联印业的制度十分严明,注重安全、环境、质量、产量、服务态度,但苏玉村对员工却一直非常关心,公司里150多名职工他不但叫得出姓名,还十分熟悉他们的生活情况。每周下车间,他总是和员工拉一拉家常,如每天出门之前要关心家人下上班、子女上下学途中的安全,再问一问困难,最后嘱托一句好好干,让员工倍感温馨。他主动成立工会,建立互助基金,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他在公司开辟乒乓球室和图书室等健身活动室,经常举行一些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苏玉村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其中老三苏玉来也是腿部残疾,兄弟四人相亲相爱,扶持发展,成为一段佳话。1996年,苏玉村妹夫陈瑞玛退出公司到上海寻求更大发展,于是他让三个弟弟全都入股华联印业。在印刷业如日中天、公司高速发展的时期,苏玉村让出股份给弟弟们,体现了中华文化袍泽之情“血浓于水”的良好美德。己欲立而立人,几个弟弟的加盟,也让华联印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反过来又促进了苏玉村的事业发展。

        苏玉村本人不幸罹患残疾,所以他对残疾人格外关心。先后接收45多名残疾人,苏玉村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予以培训后,安排至相应岗位工作。绝大多数残疾人在心智上与普通人无异,只要善于学习,都可以胜任一般岗位工作。他还积极投身残疾人公益事业,连续三届担任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残疾人联合会的主席团成员。

        自己事业成功后,苏玉村积极回报社会。多年来,他为社会公益、道路修建、农村建设、特困大学生对接资助等捐资数十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华联党支部每年都要走访特困残疾人家庭,慰问农村老党员、老村干部、农村特困户,送温暖,献爱心。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苏玉村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通过奋斗获得成功,获得成功回报社会,成为一名积极践行“中国梦”的成功企业家。

更多
【打印此页】
上一篇:第26届龙港印刷与文化产业博览会盛大开幕 市委常委黄振国出席 下一篇:苍南印协党支部召开年终总结暨换届选举会